• 灌云裕达城
  • 灌云裕达城
  • 灌云裕达城
  • 灌云观澜府
  • 灌云观澜府
  • 灌云观澜府
  • 灌云铺展全域旅游崭新画卷
  • 资讯类型:热点关注  /  发布时间:2019-05-18  /  浏览:4614 次  /  

        乡村振兴与旅游发展互相融合、互相促进,好山好水的灌云开始展示出她独特的美。灌云县强势推进全域旅游,深入推进“一年破题、两年成形、三年出彩、五年成名”的行动计划,目前在完成“两年成形、三年出彩”阶段性目标的基础上,着力推进“五年成名”的目标。今年一季度全县游客接待量达45.75万人次,同比增长21%;实现门票收入518.85万元,同比增长28%;实现旅游总收入836.75万元,同比增长32%。截至4月28日,全县游客接待量达75.63万人次,同比增长35%,门票收入939.07万元,同比增长39%,旅游总收入1925.09万元,同比增长69%。全县旅游业呈现出高质、高效、高速的发展势头。


  并指成拳产业融合发展全域旅游


  五一到来之际,灌云大伊山、伊甸园、伊庐山、潮河湾四大景区各自推出自己的旅游产品,成为连云港市民朋友圈里传播的热点。灌云在整顿化工园区的同时,从2016年起,把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相结合,在苏北大地上描绘出全域旅游的崭新画卷。为了让全域旅游推动灌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,灌云把整个县域作为最大的景区、最好的产品、最美的旅游目的地,走“园区、景区、乡村”深度融合发展之路,将旧村改造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等与全域旅游推进紧密结合。


  “全域旅游不限一地一隅、不囿一景一区。”灌云县委书记左军介绍,旅游业既是绿色产业,也是朝阳产业、富民产业,更是灌云今后重视培育的重点产业。然而,灌云旅游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,必须将单独的“景点旅游”变成“全域旅游”,从单纯的三产服务业变成一二三产融合的新兴产业。为此,他们将主题设为“伊山伊水伊甸园,真情真意真灌云”,并围绕大伊山的“一座佛”;伊芦山的梅园、枫林“两棵树”;潮河湾的油菜花、向日葵花、水生花卉“三朵花”;伊甸园的“四季景”等旅游核心产品,通过串点成线,并指成拳。


  为开启灌云全域旅游新时代,灌云除了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进行融合外,还积极将工业与旅游业相结合,通过引进浅水藕加工企业,生产藕粉、藕片、藕干、藕零食等产品,发展当地的特色产品。不仅如此,为了向休闲文化经济拓展,在任何时候都能吸引游客、留下游客,灌云各景区还不断丰富文化内涵,将县内大伊山景区佛文化、镜花缘文化与连云港市区花果山西游记文化相融合,打造市、县联动的旅游文化综合体系。如今,灌云这三大景区也成为连云港“大旅游”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
  借力造势全域旅游品牌效应无限放大


  走“生态路”,念“山水经”,打“休闲文化牌”,灌云全域旅游“全景图”初步成形。


 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,灌云旅游业起步较晚,但发展势头迅猛,正成为灌云最具魅力、最具活力、最具影响力的新增长点。三大景点从破土动工到正式开园,短短两年多时间,先后获授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、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、全国生态特色旅游县、2018年中国十佳“一带一路”旅游特色城市等称号。2018年,全县游客接待量超200万人次,门票收入达2200万元。


  面对当前已取得的成绩灌云并未止步,不断提升灌云全域旅游品牌影响力。在灌云县人大常委会主任、县旅游发展指挥部指挥长汪辉看来,旅游经济是“眼球经济”“知名度经济”,牌子响才能人气旺。他介绍,为打造具有灌云特色的全域旅游,灌云以发展大会为契机,举办首届旅游节,将灌云核心旅游资源“两棵树、三朵花、四季景”作为启动仪式的主要脉络和视觉呈现符号。为扩大灌云全域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他们组织策划“2019中国·灌云旅游推介会暨旅游项目签约仪式”和“中国·灌云旅游产业发展论坛”,并先后承办举办梅花节、梨花节、油菜花节、葵花节、国际半程马拉松赛、伊甸园万人徒步行、伊甸园采摘节等系列旅游节庆项目。


  “旅游+”挺起村民发家致富“绿色脊梁”


  随着灌云全域旅游品牌的树立,“旅游+”带来的生态富民效应也开始不断凸显。


  “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,但在从前,川星村的山水却养不活这方的村民。”提起“旅游+”带来的效应,灌云县伊山镇川星村村支书孙正壮有满肚子的话要讲。“十二五”末,川星村438户2120名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过万,98%以上的劳力外出打工谋生,村集体负债50多万元,既没人干事也没钱办事,是灌云有名的贫困矛盾村。而如今,随着全域旅游的不断推进,他们村依靠“旅游+”,村民们纷纷变身为田园匠人,去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2.15万元,两年翻一番,旅游业收入占70%以上,村集体收入超30万元。


  孙正壮透露,川星村实现“穷变富”转变的秘诀,就在于因地制宜选准最能发挥本地优势的乡村旅游绿色产业。他介绍,2016年9月开始,川星村依托村里5000多亩梨树资源,打造全省最大的百果采摘园,变卖果品为卖风景。同时,村里还流转土地3600亩,打造全省姿态最美的百花园,变村野为花海。川星村通过培育特色产业、提升乡村旅游,走出具有特色的脱贫致富之路,并入选2017年度国家重点优秀旅游项目名录,获省四星级乡村旅游景区,还被授予江苏休闲观光示范村称号。


  除川星村外,借自家门口的“山水”实现绿色富民的事例,在灌云比比皆是。在潮河湾景区的杨集镇,附近村民家庭经济收入过去主要依靠种植一年一季的小麦,但去年起,这些“面朝黄土背朝天”的农民换了身份,成为景区职工。景区不仅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他们手里的低洼田,还聘请他们种植油菜、修建公路,并按月发工资,每年“油菜花节”期间旅游收入还进行二次分配。而在其他景区,从事运输、餐饮、民宿、农家乐、采摘的务工农民已达2万人。灌云农民依靠家门口的“山水”挺起发家致富的“绿色脊梁”。来源于新华日报


帮助说明 | 法律声明 | 关于我们 | 收费标准 | 联系我们 | 留言咨询
灌云安家置业QQ群:58780338 灌云安家置业QQ群:61907798 诚邀加入
网站客服QQ:285591243 (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18-88658868)
苏ICP备17073412号
回顶部